中市PM2.5空汙減一成? 藍綠議員質疑
106-05-31【太平洋日報】
台中市空汙問題嚴重,是否有如官方所宣稱PM2.5已改善減量一成?市議員張廖乃綸、李中、何敏誠、吳敏濟、楊典忠31日警消環衛業務質詢時,分別以問號表示質疑。

楊典忠指出,105年台中市塑膠袋回收量約2,582公噸,如回收量只統計「乾淨」的回收塑膠袋,那麼台中市的塑膠袋使用量可能超過回收量的百倍、甚至千倍;沒有回收的塑膠袋全部都送去焚化爐燒成戴奧辛了,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!他呼籲市府必須確實回收塑膠袋外,再管制製造生產、使用、到回收流程,若塑膠袋回收率無法提高,也應該勸導廠商尋求其他環保替代品。

李中強調,以當前中央政府的用電能源政策,及台中市政府的交通、環保政策,很難讓空氣品質變好。
他認為市府的「環保觀光、綠能台中」只是口號。

環保局用統計技術所美化的平均數字,實際上要用一年當中有幾天紫爆、哪幾天呈現紅色警戒來看才真實,更貼近民眾的感受。
他舉例小英政府上台後,持續降低核電廠備載率,導致當前火力發電廠的負載不斷增加,未來燃煤佔尖峰供電比率將高達45-50%,在這樣的情況下,台中的空汙怎麼有可能改善? 

張廖乃綸也質疑,台中市的汽機車等移動汙染源占空氣汙染的25%,為了降低汙染程度,過去市政府宣稱要打造便捷公共運輸以減少使用私人運具。
然而,依據交通局所提供的資料,104年到106年,台中市政府補助公車業者汰舊換新計252輛,耗費5億4千585萬元,卻只有54輛環保綠能電動公車,其餘1,379輛依舊是屬於較高汙染的柴油公車。
市府宣稱PM2.5空汙減少一成「是在說笑話」嗎? 

市府交通局公運處資料顯示,104年度迄今的台中市公車平均行駛班次、行駛里程及客運人次都呈現下降的趨勢,亦即林佳龍市長將免費里程從8公里增加到10公里、把BRT改名為優化公車的政策,並無法有效提升公共運輸的搭乘品質,這也讓人憂心未來捷運開通後的營運;相較於此,汽機車的數量卻是逐年成長,今年4月已達到2,736,557輛創新高數字,環保局若想讓降低空氣汙染源的政策展現成效,或許市府低碳辦公室應先和各局處勤加溝通,由政府機關帶頭示範、官員減少搭乘公務車,市民可能才會對空汙減量有感吧! 

環保局長白智榮指出,在固定汙染源管制部分,市府已於去年訂定了鍋爐加嚴標準,目前由行政院環保署審核中,並於104年就開始鍋爐汰換天然氣的補助;在移動汙染源管制方面,市府也編列7,100萬元補助,加強汰換二行程機車、柴油車加強排煙到檢及公務車輛加裝濾煙器等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蕭伯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