議員關心市府響應新政府南向政策議題   市府與印尼AG集團簽約、帶台商擴展海外市場
【記者蕭伯聰台中報導】105-05-24-1
    台中市府為響應新中央政府「新南向政策」,由市長林佳龍與印尼AG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,將輔導中市廠商在印尼設廠開拓精密機械等產業聚落。有議員關心此舉是否會造成廠商外移?市府經發局表示,這不是產業外移,而是擴大產業,且可與印尼進行垂直分工,中低階產業留印尼,高階留台灣,並能成為台灣進入東協的敲門磚,共創雙贏。
    市議員黃馨慧、邱素貞、翁美春今(24)日均於議會上關心市府響應新中央政府南向政策議題,黃議員表示,市長林佳龍上周與印尼Artha Graha Network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,藉由公私合作,在印尼設廠開拓精密機械等產業聚落,是否有廠商外移疑慮?
    市府經發局表示,印尼是東協經濟共同體的主要國家,與該國簽署合作備忘錄,將可成為台灣進入東協的敲門磚,未來可帶領台商在國際貿易上更深入東協市場;另外,透過此平台也可吸引東南亞廠商來台中投資,共創雙贏。
    經發局指出,產業南向不是複製過往成本導向型產業發展,而是發展價值導向型產業,讓東南亞生產基地與台灣間進行供應鍊的垂直分工。
    印尼第一大進口產品為機械設備,而台中市則是精密機械的生產重鎮,屬於供需的兩端,透過這次的雙邊合作,將讓彼此貿易關係更加緊密,並擴大台灣精密機械、工具機、零組件等具競爭力產業在印尼的產品市場,為產業縱深的擴大,而不是產業外移,中低階留印尼,高階開發留台灣,將使台灣產業發展更具規模經濟。
    市議員邱素貞則詢問台中市在響應中央「新南向政策」的規劃構想有哪些?
    經發局長呂曜志表示,以前的舊南向政策是「單向」,現在市府大方向戰略是希望「雙向投資」,東協是普遍性的下游端產業,台灣則是精密的上游端,和印尼AG集團簽約後,將合作設置產業專區,進行跨國分工,把台灣相關精密機械賣過去,而東協國家也可投資台中,並來台中學習相關經驗複製回去,希望透過雙向互動共創雙贏。
    邱素貞也說,市府將中區第一廣場改造為「東協廣場」,希望以東協10國的文化特色吸引觀光客,頗具吸引力,什麼時候能看見東協廣場有不同風貌,並帶動中區再生?相關環保、衛生、治安配套措施是否都已準備好?
    呂局長表示,今年下半年將可清楚看到東協廣場大樓的外觀整理,裡面則會招租,地下1樓已有廠商想進駐,地上4樓和5樓也有廠商在洽詢,希望把東協一些有趣的商品引進來,市府對此樂觀其成。
    除了硬體設備外,市府也積極舉辦文化、社區營造相關活動,例如日前市府就在東協廣場前舉辦「粽藝傳四海˙飄香慶端午」活動,由社區媽媽指導新住民家庭包粽子,希望幫助新住民融入在台生活,希望透過硬體及軟性文化活動,吸引更多人前來,帶動中區再生。
    至於相關環保、衛生、治安配套措施,經發局表示,將增派警衛人員巡邏廣場人潮聚集點與樓梯間的角落,逃生梯間則換裝感應式LED燈管,確保環境安全與明亮,並加派清潔人員、引進新移民志工,協助勸導外籍民眾維護環境整潔。

arrow
arrow

    蕭伯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