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應汛期 市府全力建構與水共存韌性城市
【記者蕭伯聰台中報導】105-04-11-10
為因應極端氣候及5月汛期將帶來的水患隱憂,市府持續透過綜合治水工程建構與水共存的「韌性城市」,提升台中應對水災的復原能力,並於今(11)日市政會議由水利局進行治水工程專案報告。
副市長林陵三表示,韌性城市強調災害預防、降低災害程度、迅速復原並注重工程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等觀念;此次治水工程計畫範圍涵蓋山海屯區域,期能趕在汛期之前做好全面相關檢查與準備。
他指出,大里地區因先天地勢關係,導致雨水易往馬路上流,加上部分居民習慣於馬路側溝附近放置盆栽,易造成側溝進水口受阻而無法排除積水,請地方區公所協助清除路邊障礙物,讓雨水順利流至排水系統。
此外,往年只要一下雨,台灣大道、靜宜大學、弘光大學等路段就容易流出泥水,去年環保局協助清理弘光、靜宜等大學校門口的截水溝淤泥,日後將進一步做好滯洪池、排水溝等工程,讓水能攔截於山坡上。
水利局長周廷彰表示,目前市府已投入3千萬元整治靜宜大學周邊野溪,並於台灣大道東側建造7座滯洪池,以改善易淹水地區上游處的保水工程,包含北勢溪龍山路、靜宜大學後方、窯古路坑溝等區域,且工程皆以最小營建方式進行,降低生態衝擊。
他指出,從去年到目前為止,水利局共完成台中市38處易淹水地區的改善工程,未來將改善靜宜大學前台灣大道七段側溝處的排水路,讓雨水能由側溝排入竹林南溪支線;目前已投入總經費2000萬元,預計今年7月底前能完工。
林副市長表示,市府團隊一上任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水利工程,尤其重視側溝清淤、淨水、排水管、抽水站等檢查工作,並撥付第2預備金1000萬左右增購各型抽水機,預計今年汛期將有256部大小各式抽水機可供緊急應變。他也指示水利局配合路平專案,發揮團隊精神、互相協調,一同建構不怕淹水的韌性城市。
- Apr 11 Mon 2016 18:55
因應汛期 市府全力建構與水共存韌性城市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