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收補助與社會脫節 議員批扶弱精神蕩然
107-04-12【太平洋日報】
台中市中低收資格審查,愈來越僵化?有民眾向市議員朱暖英陳情,指出不少弱勢家庭,提報今年度低收入戶補助申請時,因些微收入差距遭社會局剔除,補助資格遭到取消或刪減,造成貧困的市民,無法獲得應有的社會照顧,家庭生計陷入困境。
朱暖英指出,民眾質疑台中市的低收戶補助審查過苛,與消費水準及社會生活條件脫節。原因在今年度每人均月收入少於13,813元的低收補助標準,雖比106年度略調升729元,但仍欠缺考量中市消費物價波動的因素。有低收入戶,因為些微收入差距,喪失低收補助,顯然違背低收補助政策的「扶弱」精神。
朱暖英說,日前有位76歲老婦人,帶著唯一的孫子向她陳情。去年大兒子因病離世,小兒子日前發現罹患肝病無法工作,家庭收入變得極不穩定。
而今年婦人申請中低收老年補助時,因去年在善心人士幫助下,獲得一份臨時打掃清潔工作,增加了一筆七萬元的收入;社會局卻以當事人年度總收入超額為由,將婦人的中低收入老年生活津貼,由去年每月7,000元,調降為每月3,731元。對原本工作就不穩定的婦人來說,每個月還得支出房租,及照顧因家暴問題而帶回的三歲孫子。老婦人的津貼補助被砍近半,在經濟困頓與謀生能力侷限的條件下,只能在社會夾縫中渡過餘生。
朱暖英表示,台中市市庫支出逐年飆高,社會福利預算上卻是成長有限,在預算執行上,市政府不應該對貧困人家錙銖必較,要求市府應對僵化的福利制度進行檢討,參考時下社會情況,重新檢視「中低收入戶」的審查標準,尤其收入限額是否符合都市生活現況,應避免福利政策趕不上社會變遷。
朱暖英說,台中市既然自許為友善城市,更應該從善如流修正不合時宜的審核標準,像這位老婦人幾乎已是社會邊緣人,應少些僵化多些人性,讓台中市展現溫暖的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