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意高漲 提議重啟核電成案
106-08-14【太平洋日報】
夏季連續多日高溫酷熱,缺電議題再次浮現檯面、引發全民討論。
有民眾日前在國家發展委員會公民參與網路平台提案「啟動核一、核四,並以核能發電盈餘發展綠色能源」,短短3天已超過5637人附議,正式過關成案,依規權責主管機管需在2個月內回應此項提案。
日本311地震、福島核電廠危機事件,讓民進黨「反核」政策在政府同意「封存核四」後取得勝利,之後,每遇選舉更是不忘宣傳2025將達成「非核家園」目標。
不料,蔡政府上任一年多,盛夏正是尖峰用電期間,卻面臨電塔倒塌、火力發電廠破管,民進黨在沒有具體能源計劃下,不得不悄悄重啟核二、核三發電應付缺電危機。
提案民眾表示,台電2016年盈餘達到247億元,2017年上半年虧損達71億,一來一回,損失318億元,這些虧損浪費到哪裡了?政府「需量競價」政策,用全民納稅錢,讓台電以一度電最高12元向民營電廠購電,造成民眾、台電及政府三輸,台電花95億租用老舊火力發電機組維持電力穩定,這種飲鴆止渴方式,等於是把錢浪費在無益於國家發展的事情上。
提案民眾表示,林口火力發電廠、台中火力發電廠都曾發生火災、管線破裂問題,台電備轉容量已滿載、超載,發電設備無法歲修,卻不能停下來好好維修,難道要等無法挽回的工安問題發生,才來歌誦的基層工程師、消防員的偉大?
提案民眾訴求,(1)重啟核一,啟動核四啟動核能電廠,解決限電危機。
並以核能發電盈餘發展綠能;(2)上調備載容量;(3)核能決策回歸專業核電廠運轉審查,由立法委員等不具備核能、電力相關科學素養的政治人物,轉為具備專業核能知識的人員(如原能會,核工教授、學者)。
依規定,公民透過政府設立的開放平台提案,60天內若超過5000人連署附議,主管機關須於60天內做出回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