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托育一條龍送托幼兒數成長29.4% 兼顧工作與托育品質受家長肯定
【記者蕭伯聰台中報導】104-12-25-8
台中市府7月推出「托育一條龍」政策,獲得家長廣大迴響,送托幼兒數自實施前的5,150位增加至6,664位,成長29.40%;社會局今(25)日舉行托育一條龍成果記者會,邀請市長夫人廖婉如到后里幼兒園義里分園為小朋友講「好忙好忙的耶誕老公公」繪本故事,讓小朋友聽得開心又入迷;她強調,市府的努力就是希望看到小朋友的笑容,也能減輕家長托育支出負擔,放心工作。
「托育一條龍」自今年7月開辦迄今,根據市府社會局統計,簽約合作托嬰中心家數自86家增加至97家,成長12.79%;保母人數自2,859位增加至2,909位,成長1.74%;送托幼兒數自5,150位增加至6,664位,受益人數成長29.40%。
另外,教育局統計104學年度第1學期申請「台中市幼兒學前教育補助方案」學費補助人數共計3萬9,285人,經濟弱勢加額補助人數1萬6,170人;幼兒園入園人數於104學年度為4萬3,848人,實收人數比103學年度3萬4,345人相比,增加9,503人。
托育一條龍成果會,市長夫人廖婉如到后里幼兒園義里分園關心幼兒上課情況;小朋友帶來活潑聖誕狂歡曲表演,廖婉如則為小朋友講「好忙好忙的耶誕老公公」繪本故事,「有一位耶誕老公公長得特別高,下巴的鬍子也比別人長,大家都叫他『耶誕祖爺爺』……」,市長夫人說得生動有趣,小朋友也聽得津津有味。
廖婉如表示,托育一條龍不是林市長當選才要做,而是過去10年來聽到的年輕人心聲,經濟負擔讓他們不敢生小孩,所以托育一條龍將原來0至2歲托育補助向上延伸至6歲,5歲免學費向下延伸至2歲,送托幼兒園、保母、托嬰中心者全納入補助。
她指山,弱勢家庭更加碼補助育兒津貼,推動半年來,申請案增加,保母人數也提升,受到家長的肯定;為求貼近、滿足跨縣市工作家長的需求,台中市平價托育費用補助也擴大補助範圍,讓設籍中市但在南投、彰化及苗栗等3縣市工作之家長,只要送托三縣市之協力托嬰中心距離家長工作地10公里以內,也可申請補助。
廖婉如強調,除此之外,目前中市公設民營托嬰中心,計有沙鹿、豐原及太平等3家,為使區域托育供需平衡,將於托育資源較不足之地區尋覓合適場地,再增設公設民營托嬰中心並優先收托弱勢家庭幼兒,提供平價、可近之日間托育服務,以及不定期辦理社區親子活動、親職教育講座等,滿足家長親職需求。
她說,第1家非營利幼兒園將於105年2月1日於三光國中開辦,未來市府將善用國中小閒置的教室空間,以公私協力方式提供家長平價、優質及弱勢優先的教保服務,並於民國107年底前達成11家非營利幼兒園的目標,除了希望台中年輕人願意生小孩外,也鼓勵民眾移居台中,到台中成家立業。
此外,為掌握政策實施成效,市府研考會104年期間委託中正大學老師王舒芸進行「台中市平價托育政策使用現況與需求調查」研究,研究結果顯示,在市府團隊建構0-6歲完善托育體系的努力下,中市家戶外托育服務(將幼兒送托保母及托嬰中心者)覆蓋率為(16.06%)高於全台(9.83%),尤其機構式托育服務比例(4.15%)遠多於全台(0.17%)。
不少家長提到「能夠繼續在職場上打拚」、「可兼顧工作與托育品質」、「讓全職父母可安心上班」,且讓目前由父母親自照顧者,有將近20%的家長希望下一胎可以送保母或托嬰中心。
台中市現有5家托育資源中心,分別為市區、山線、海線、大甲及大屯中心,提供育有未滿3歲幼兒的家庭及準爸媽托育諮詢、親職教育、嬰幼兒發展活動、親子活動、免費教玩具借用及圖書借閱以及社區巡迴服務等,深入偏遠區域,使市民可就近取得托育資源。
另為回應民眾需求,市府規劃於坪林圖書館2樓設置第6家托育資源中心,並運用南屯區舊公所場地籌設第1家親子館,設置分齡的日間親子活動室,辦理各式嬰幼兒活動、親職教育,彙集與整理本市托育資訊與資源,擔任家長育兒諮詢之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