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市府規劃歷史建築舊大安溪橋復原工程 再現昔日榮景
【記者蕭伯聰台中報導】104-12-24-3
近百年歷史建築舊大安溪橋,自72水災被沖毀橋墩後,閒置多年,台中市府為使其永續保存,已進行修復規劃設計,並向文化部申請補助經費,預計投入1億2千萬元進行復原工程,盼舊大安溪橋再現昔日榮景,並成為新興觀光景點之一。
舊大安溪橋位於大甲區,橫跨大安溪,全長約920公尺,為全台目前唯一存在的鐵路與公路共構的橋樑建築。此橋於日治時期大正9年(西元1920年)建造,鐵路橋竣工於大正11年(西元1922年),公路橋竣工於昭和9年(西元1934年),是大甲地區大安溪南、北兩岸居民往來的主要交通動脈,直至民國64年公路改道台1線行駛,67年鐵路電氣化而新建鐵路才卸下重任成為廢線。
95年又逢72水災導致三座橋墩沖毀,原本顧慮影響水流而欲拆除,但因該橋為鐵公路共構型式唯一橋樑,見證台灣交通發展史,具特殊性、稀少性,工程技術也有研究價值,市府於95年9月27日公告為歷史建築。
市府為使舊大安溪橋能永續保存,已於97年完成調查研究,橋墩外層為石砌,內填充卵石混凝土構造,橋樑為組合鋼鈑樑結構,橋面板則為RC構造,並於103年委託專業廠商,針對損壞嚴重的結構體及橋面進行調查並擬定修復方式,同時監測橋梁安全及水流,已達預警效果。
文化局表示,目前已進行修復規劃設計,並向文化部提出補助計畫,預計投入1億2千萬元針對橋台、橋墩、橋面、護欄及建築結構體進行妥善修繕,盼舊大安溪橋再現昔日榮景,並能成為地方新興觀光景點之一。
全站熱搜